引力播 家在蘇州 微博 微信
    首頁 要聞 民生 社會 理論 時評 文體 教育 旅游 圖聞 專題 工業園區

    懷念擁有碟片的時代,懷念漸漸逝去的青春——

    老汪和他的音像店走過20多年

    本報記者 蔣祖華

    “給你一張過去的CD,聽聽那時我們的愛情……”歌詞中提到的CD,承載了一代人的青春。那個時候,人們將音樂和故事寫進光盤,在朋友之間互相傳閱,一來二去就有了情感聯系。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如今的人們更習慣于在網上聽歌、看電影,光盤作為音樂和故事分享的載體,正漸漸淡出人們視野。那么售賣光盤的音像店會不會也慢慢從市場上消失呢?店主老汪認為不會,在他看來,只要還有人在懷念那個時代、懷念青春時光,他就會把這家店繼續經營下去。

    小小音像店的“靈魂人物”

    雙聯音像店對許多老蘇州來說并不陌生,這家店的老板叫汪亮,熟客們都稱他為老汪。他戴著一副厚重的黑框眼鏡、頭發梳成三七分,穿著一件沒有圖案的黑色T恤。見到他時,店鋪里正播放著鄧麗君的粵語金曲。老汪說話夾雜著蘇州口音。

    店里除了未拆封的唱片,似乎所有的物件都有些年頭。厚重的筆記本電腦、老式的VCD碟機、功放機、音箱,以及一臺銀灰色的背投電視。一張鄧麗君的唱片被擺放在這些物品中間,凸顯那個年代特有的氣質。

    老汪是這家店的老板,也是唯一的員工。店面不大,能坐的地方只有通往閣樓的樓梯臺階。臺階前面放一張簡易折疊桌,老汪平時就坐在臺階上,伏在折疊桌上寫寫畫畫,管理音像店的經濟命脈。“老板位”的周圍擺滿了他平時愛喝的飲品——清酒、威士忌、泡茶用的熱水,以及幾瓶便利店買來的飲料。可以想象,當店里沒客人時,他有多自在。

    幾萬張碟片囤積在這間十來個平方米的小店里,一摞一摞堆成半人高。看似雜亂無章,實則井然有序。“顧客進來看看,感興趣么翻一翻,翻亂了我就整理一下。”老汪每天的工作就是整理這些唱片。經典唱片缺貨了,他就及時補貨;熱門明星出新專輯了,他就及時上新。一摞摞唱片,封面放哪張專輯,歌手名字叫啥,他都門兒清。“大陸的、歐美的、港臺的、日韓的,最新流行的、古典的、搖滾的。只要你告訴我,我一下子就能給你找出來。”他的大腦里好像有一個搜索引擎,只要告訴他關鍵詞,他就能找到對應的專輯。

    一般來說,店鋪里有顧客光臨,老板都會笑臉相迎,熱情招待,而老汪卻是個例外。看到有顧客進門,他只是禮貌性地點點頭,然后繼續埋頭做自己的事。如此佛系的老板,要么是對自己的人緣自信,“能來的都是朋友”;要么是對自己經營的貨自信,“很多貨網上買不到,他們最后還是得來找我”。而老汪屬于這兩者的結合。

      ?	老汪(左)與好友趙先生。

    老汪(左)與好友趙先生。

    周日的夜晚,80后音樂愛好者趙先生走進店里,見老汪在忙,他便徑直走到“老板位”上坐下,有一搭沒一搭地和老汪聊天。老汪耳朵里聽著,頭也不回,自顧自在整理手中的唱片。有的顧客走進來,還誤以為趙先生是這家店的老板,反而老汪是客人。

    老汪與趙先生是認識了20多年的老友,說起第一次結緣的場景,他倆記憶猶新。2000年初,趙先生20多歲,喜歡聽日系音樂。在認識老汪以前,他常光顧觀前街的一家音像店。有一次去買碟,趙先生發現那位老板“殺熟”。“他賣給我的唱片要比正常行情價格高一些。我問老板多買幾張能不能便宜點,他說不行。我選了十張,結果算下來反而比單張買還貴,于是我就再也沒去過那家店了。”趙先生說。

    那個年代,一條街上就有好幾家唱片店,可趙先生想找的那幾張唱片市面上并不多見。他東走走西瞧瞧,最后在老汪的店里發現了他想要的。“老汪蠻實在的,給出的價格合適,我就買了。從那以后我就經常來這家店逛逛,有好聽的歌也會跟他交流,找他幫著進貨,時間久了就成朋友了。”雖然趙先生現在買唱片不像以前那樣狂熱,但時不時來店里找老汪聊天,已經成了習慣。

    小光盤承載著一代人的青春

    很多人不明白,在數字化的時代,明明大部分音樂作品、影視作品在網上都能找得到資源,而有些人還是愿意用很高的價格,為這些磁帶、唱片買單。這20多年來,老汪一直在用他的實際行動來回答這些問題,用他深沉的熱愛,來致敬光盤的價值。

    老汪出生于上世紀七十年代。當時唱片、磁帶作為主要聲音媒介,在市場上迅速流行起來。年輕時的老汪對流行音樂很感興趣,在大多數蘇州人還聽不慣粵語歌的時代,他已經是四大天王的“資深鐵粉”,購買了不少當時流行金曲的磁帶和唱片。“以前沒有網絡,聽歌只能通過磁帶、唱片。那時候手里只要一有錢,我就到附近店里把喜歡的光盤買回去,定定心心地聽,反復地聽。”

    “因為愛好才會入行,入了行才有機會開店。”2000年前后,老汪從一家音像店老板那里得知雙聯音像店要轉讓,于是他立即籌錢把店盤了下來。在老汪看來,他盤下的不僅是這上萬張光盤存貨,還有這些光盤所承載的歲月。

    “不知道你有沒有印象,那段時間大街小巷都能聽到陳慧琳、李玟的歌,《大日子》《花花宇宙》《記事本》,再到后來的周杰倫、SHE……”2000年前后,華語流行樂壇無比輝煌。那段時間音像店生意最火爆,對此老汪印象深刻。“那個時候不管是誰的唱片,都有人來買。可以說只要店里有貨就不愁賣,閉著眼睛都能掙錢。”直到2007年前后,人們開始從互聯網下載歌曲,用MP3聽歌,唱片的銷量才逐漸回落。

    雙聯音像店分成三個區域:國內音樂唱片、國外音樂唱片和影視作品光盤。若是問老汪哪個類別賣得最好,他一定會說“都好”。但他把周杰倫、陶喆的全套專輯擺在最顯眼的位置,答案不言而喻。

    這些年,到店里來買唱片的人又多了起來。一開始老汪還想不通,“這些人連唱機和光驅都沒有,他們為什么要買唱片?”現在老汪漸漸想明白了,買唱片似乎和光驅沒有太大關系,他們大多是在懷念自己的青春。“就好像當時的我,喜歡的東西一定要抓在手里才真實。他們也一樣,好像買到了學生時代喜歡的唱片,就抓住了一段青春。”老汪說。

      ▼  不少人曾在這樣的音像店里淘過碟,如今這里又成了他們追憶青春的地方。  本版圖片  記者 蔣祖華攝

    不少人曾在這樣的音像店里淘過碟,如今這里又成了他們追憶青春的地方。本版圖片 記者 蔣祖華攝

    小店鋪成了追憶青春的地方

    “過去在街頭巷尾經常能看到音像店,僅僅在古城區的十全街、鳳凰街就有十多家。但是堅持到現在的沒幾家。”在地圖上搜索“音像店”“唱片店”,能搜到的僅有4家,其中位于北寺塔附近的一家店還被打上了“已停業”的備注。

    在網上搜索“唱片店”,彈出來的消息看上去都有一種孤獨感。“這個城市最后一家實體唱片店”“一個時代的終結”……這或許就是在告訴大家,唱片終將淡出人們的視野,放學后泡在音像店里淘碟的場景,也將成為時代記憶。而老汪在開音像店這件事上,總有一股勁兒。“這家店有好的時候,也有不好的時候。現在屬于基本維持經營的狀態,以后不管再困難,只要有人需要碟片來回憶青春,我都會把這家店開下去。”

    一道玻璃門,把雙聯音像店和馬路分隔。門外是熙熙攘攘的人流車流,門里是老汪的精神烏托邦。門外的店鋪不停更迭,門里面的陳設布局,20多年來卻沒有改變。只不過從前來店里淘碟的孩子,如今都步入中年;從前來店里趕時髦的那批年輕人,臉上也漸漸顯露出歲月的痕跡。經過時間的催化,買光盤的消費者變成了老朋友,這家小店也從一個消費場所,變成了大家追憶青春、懷舊打卡的地方。

    臨近打烊,一對中年夫婦走進店里找老汪幫忙,他們的孩子從小就喜歡泡在這家音像店聽歌, 長大后又喜歡上嘻哈音樂,便想找個地方成立工作室,平時自己寫寫歌編編曲。老汪準備將音像店二層的閣樓清理出來給他們用。“一方面是支持小孩的愛好,另一方面,我也是為了這家店的未來做打算,音像周邊、音像品牌都是值得發展的方向。”老汪說。

    聲明:所有來源為“蘇州日報”、“姑蘇晚報”、“城市商報”和“蘇州新聞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穿花衣
    春菜上市
    東園櫻花
    紫色地毯
    春日仙境
    田間管理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 亚洲小说区图片区另类春色 | 日韩美女一级毛片| 亚洲精品**中文毛片| 福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在线mmai| 麻豆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蜜桃| 国产精品免费大片| 97成人碰碰久久人人超级碰OO | 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 日韩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观看 | 777米奇影视盒| 在车里被撞了八次高c| videosgratis侏儒孕交| 成人免费无码大片a毛片软件| 久久久成人影院|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语自制| 亚洲另类激情综合偷自拍图|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88 | 亚洲视频在线不卡| 秋葵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又硬又粗又长又爽免费看| 老师你的兔子好软水好多的车视频 | 成人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色婷婷天天综合在线| 成品网站nike源码1688免费|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欧美丰满大乳大屁股流白浆| 亚洲最大黄色网站| 欧美金发大战黑人video| 人妻18毛片a级毛片免费看| 第四色最新网站| 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不卡| 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入口 | japanesexxxxhd熟睡直播| 孕交videodesexo孕交| 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小向美奈子中出播放| 一区二区三区日本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