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靜芳
今年9月18日是“九一八”事變93周年紀念日。1931年9月18日,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爆發。日本軍國主義自此開始了長達14年的侵華戰爭。大半個中國被踐踏,3500多萬同胞傷亡。
銘記歷史、勿忘國恥,93年前那刻骨銘心的屈辱不敢忘更不能忘。“九一八”事變是近代史上一次影響深遠的大事件,也是中國長達十四年的抗日戰爭的開始,經過不屈不撓、艱苦卓絕的抗爭,中華民族最終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穿越歷史煙云,回憶那段浴血奮戰、救亡圖存的不屈歲月,依然震撼人心。
錚錚鐵骨,救亡圖存。中華民族曾經遭受苦難,國土淪喪、社會動蕩……歷史不會忘記,全體中華兒女共赴國難、浴血奮戰,以錚錚鐵骨向世界展示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以血淚鑄就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這一偉大勝利,開啟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偉大的抗戰精神,是中國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永遠是激勵中國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強大精神動力。”
偉大抗戰精神,是中國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將永遠激勵中國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光陰荏苒,我們迎來了“九一八”事變93周年紀念日。在這個重要的歷史節點,我們應當緬懷什么、思考什么?中華民族久經磨難而不衰,從篳路藍縷、積貧積弱走向繁榮富強,靠的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精神動力。銘記歷史,才能讓歷史這部教科書發揮應有的警示作用。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牢記歷史,是為了開創未來;不忘戰爭,是為了維護和平。
銘記歷史,吾輩自強。“九一八”的硝煙漸漸遠離,一寸河山一寸血,無數仁人志士、先哲先賢的浴血奮戰,生動詮釋了中華兒女為捍衛國家尊嚴與民族獨立而勇于擔當的精神。銘記歷史是為了警醒廣大中華兒女勿忘國恥、居安思危,即使身處和平年代,前行的腳步也不能停歇。當今世界風險增多挑戰頻發,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世界走到了重要的十字路口。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現在是距離中華民族文化復興最近的一個時代。”我們要踐行心懷天下的價值追求,把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偉藍圖一步步變成現實,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
不忘本來才能開辟未來,善于繼承才能更好創新。93年過去了,曾經滿目瘡痍的土地,現在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我們要擦清歷史的鏡子,抹去灰塵,以史為鑒,走好未來的路。道阻且長,行則將至。勿忘國恥,發憤圖強,方能振興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