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滿林
近年來,蘇州持續打造“最舒心”營商品牌,遵循“有效市場、有為政府”辯證統一,堅持“有求必應、無事不擾”工作理念,聚焦“同樣條件成本更低、同樣成本服務更好、同樣服務機會更多”核心內容;在省內率先出臺實施優化營商環境地方性法規《蘇州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每年迭代升級優化營商環境行動方案,累計推出741項具體舉措;以企業視角開展“百企話營商”專題活動,累計推出308個典型事例;從蘇州經濟社會發展視野,記錄蘇州營商環境大事要事78項。自2019年參與蘇州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以來,從處理個案到執筆方案,本人堅持以目標導向(高線)、需求導向(主線)、問題導向(底線)的工作原則;并在實踐中形成了持續學習、深度挖掘、精準提煉的工作方法。結合這六年實踐,分享三點體會:
根植實踐厚積薄發:研究工作的方法論
2018年機構改革中,本人由原蘇州市物價局轉至蘇州市發展改革委工作。立足本職崗位,本人深入研究學習世界銀行評價分析報告與國內先進地區營商環境政策舉措,結合蘇州實際,將其復制借鑒并融入本市優化營商創新行動方案。蘇州營商環境具有“天時(發展機遇)、地利(區位優勢)、人和(政企同心)”的優勢,“親商、安商、富商”的服務理念深入人心,“最優營商環境、最佳比較優勢”的發展共識日益鞏固。通過根植實踐、持續優化的努力,蘇州營商環境建設成果斐然:在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國營商環境報告2021》中,蘇州位列全國第六;全國工商聯“萬家民營企業評營商環境調查”中,蘇州連續五年蟬聯“最佳口碑城市”;江蘇省工商聯組織營商環境評價中,連續六年成為全省民營企業心目中的“最優營商環境設區市”。
這些成果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結晶。一份優秀的方案,要求方案設計者不僅要有濃厚的實踐積累,更需具備精準把握問題的核心、系統梳理政策脈絡、有效轉化實踐經驗的能力。本人全程參與了《關于聚焦企業關切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實施方案》《蘇州市復制推廣借鑒優化營商環境改革措施工作方案》《蘇州市優化營商環境創新行動2020-2025》和《蘇州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等文稿的起草工作。參與這些文件的起草過程,讓本人深刻體會到優化營商環境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堅持有效市場、有為政府的辯證統一原則;既要做好上級部署的“規定動作”,又要創新打造契合蘇州實際的“自選動作”;既要科學謀劃,又要堅決執行;既要對標評價指標,更要聚焦企業獲得感。
系統思維框架構建:政策設計的核心邏輯
優化營商環境實質是打破壁壘、連接斷點、暢通循環。在起草過程中,本人遵循“資料權威、表述準確,邏輯嚴謹、前后一致,提綱挈領、結構清晰”的原則;始終以系統思維為基礎,堅持事務性工作提前準備、業務性研究借力外智、系統性構建平時積累、全局性任務統籌協調的工作原則。在起草《蘇州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過程中,提出打造“四個環境”,致力于市場環境做“加法”增活力、政務環境做“減法”降成本、人文環境做“乘法”厚底蘊、法治環境做“除法”化紛爭。
蘇州每年迭代升級優化營商環境行動方案,累計推出741項具體舉措。這些方案不是簡單“重復”上級文件的原則性內容,而是結合實際情況,把文件細化成一條條可執行、可檢驗的政策要點和操作指南,真正做到“無事不擾、有求必應”。其核心在于提出的“五全五有”理念:企業全周期,辦事有標準;產業全鏈條,配套有保障;政策全方位,信心有保證;服務全天候,訴求有回應;機制全閉合,權益有救濟。這“五全五有”,正是蘇州“四個環境”內涵在實踐層面的具體展開,是“三個導向”方法論的成果,為打造“最舒心”營商環境品牌的全局視野。
一是堅持目標導向樹高線,聚焦“創新性”。從目標的時間長短看,一年是計劃,五年是規劃,十年是戰略,三十年是愿景。建立短、中、長期目標相結合的目標圖譜,并形成滾動計劃,持續調整,七分繼承,三分創新。二是堅持效果導向為主線,突出“延續性”。政策的落實不在邏輯,而在結果。效果導向的果→因→果的良性循環機制,而不是出人出力出錢產出一批只能上網展示紅頭文件,不能變成一串串經濟發展的數據和企業成長的感受。三是堅持問題導向守底線,體現“針對性”。問題可以通過目標和結果相減得到,有問題并非壞事。滿足于現狀,沒有奮斗目標;不清楚現狀,不對標分析,都是沒有“問題”的問題。針對企業反映的痛點難點堵點,打破壁壘、連接斷點、暢通循環,系統集成優化成可執行、可檢驗的政策舉措。
久久為功開放協同:持續提升的內生動力
三十余年的工作經驗,錘煉了本人直面困難、勇于創新、打破路徑依賴的作風。秉持“功成不必在我、成功必定有我”的信念,腳踏實地,銳意進取。持續學習延緩認知衰退,保持身心活力;通過反思與實踐,塑造健全人格與價值觀。“交換資料、交流想法、交好朋友”是本人提升工作效能的重要方法。堅持研讀政策文件,了解頂層設計,找準目標方向,共謀共享共贏,看清發展趨勢;堅持研學發展報告,通過數據比對,知曉進展成效,掌握變化情況,構建邏輯框架;堅持研究當前工作,關注時事熱點,做到取長補短,共商共識共事,找到方法路徑。將政策研究與實踐工作清晰地劃分為“道法術”三個層次,做到對宏觀戰略、中觀邏輯與微觀操作的系統性思考。
蘇州的營商環境以產業遠見、服務溫度與創新膽識鑄就的“系統競爭力”。蘇州模式的本質是開放、靈魂是創新、動力是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基礎是土地、關鍵是招商引資、效果是跳躍式發展,需要專業精神、長期主義、選準賽道。基于工作實踐,本人參與撰寫并發表了多篇研究文章,如:《念好“九字訣”力促蘇式營商環境再升級》《關于完善蘇州營商環境生態系統的思考分析》《基于企業全生命周期下的蘇州營商環境生態系統理論與實踐》等,發表于《中國經濟網》《經濟要參》《全國優化營商環境簡報》等權威平臺。這些研究立足蘇州實踐,力求理論結合實踐,為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提供了有益參考。
★作者系蘇州市發展改革委法規處副處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