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瑾
在常州和南京的“蘇超”對決中,場邊廣告牌卻意外搶鏡。一家名為“東哈·東北街邊燒烤”的個體小店,竟與京東、江蘇銀行等知名企業同框,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本場比賽的22塊內場“A板”中,18個贊助商里有13家是民營企業,而“東哈·東北街邊燒烤”作為唯一一家個體工商戶,還拿下了兩塊內場“A板”。
長期以來,高規格賽事動輒上億的費用如同高不可攀的壁壘,然而,“蘇超”聯賽卻大膽打破這一慣例,為中小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敞開了大門。作為經濟大省,江蘇在營商環境建設方面一直孜孜以求,秉持“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理念。除了“蘇超”賽事運營方秉持“不問出身,只查資質”的原則,一句“我們對符合條件的各類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一視同仁”,將公平、平等的理念展現得淋漓盡致。于是,何小雷鹵味、園外園湯圓、銀絲面館等充滿煙火氣的名字紛紛出現在贊助商名單中……這何嘗不是對江蘇連續5年獲評“營商環境最佳口碑省份”真實寫照。“不見面審批”讓企業辦事更加便捷高效,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標準地+雙信地+定制地”等改革舉措,為企業的用地需求提供了多樣化的解決方案……這些改革舉措如同肥沃的土壤,孕育出活躍的民營經濟。
人擇良木而棲,商選優地而興。“東哈·東北街邊燒烤”在“蘇超”上的出圈,不僅僅是一家小店的幸運,更反映出江蘇不拒細流的包容性。這種包容性讓每一個市場主體都能在這片土地上找到發展的機會。同時,這也是江蘇以制度創新激活千萬市場主體的生動體現。江蘇通過不斷完善制度、優化服務,為各類市場主體創造了公平競爭、充滿活力的發展環境,激發了市場主體的創新動力和發展潛力。2024年,江蘇省經營主體在冊總量達1463.2萬戶,這龐大的數字是江蘇營商環境吸引力的有力證明。全省民營經濟增加值從2018年的5.1萬億元提高到7.98萬億元,占GDP比重攀升至58.2%,民間投資增速領跑全國,民營企業出口額穩占全省出口比重50.6%。一組組數據生動地展現了江蘇民營經濟的蓬勃發展態勢,也深刻體現了江蘇營商環境對民營經濟的強大助推作用。
球場勝負或許只是一時的結果,但在這片能讓街頭燒烤店與商業巨頭同臺亮相的熱土上,賽場廣告牌立起的,正是江蘇營商環境這塊“金字招牌”。這同樣是“蘇超”所帶來的經濟效應。賽事不只是城市與商戶間的彼此成就,單場觀眾人數屢創新高,贊助商持續擴容,門票、餐飲、住宿呈現爆發式增長。這場省內足球聯賽正掀起一場全民狂歡,激活了江蘇“賽事+消費”全鏈條增長。“蘇超”賽事將持續7個月,這意味著賽事的經濟拉動效應將不斷放大。據江蘇省體育產業集團預測,整個賽季將創造超3億元的綜合經濟效益,平均每個城市增收2000余萬元,有力促進了文旅體商的融合發展。
因此,透過“蘇超”看江蘇營商,更漂亮!在經濟發展的深層維度上,江蘇已然憑借其卓越的營商“軟實力”為經濟發展夯實基礎,也為其他地區提供了可借鑒的寶貴經驗。有此金色能量推進,江蘇的經濟必將蓬勃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