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報記者 祁海琳 實習生 朱昀 蘇報通訊員 焦健 居承德
近日,蘇州多校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從感恩教育、節水理念到生態文明建設,各類活動為學生提供了多元發展的廣闊空間。同學們在校園里收獲知識和快樂,更在實踐中邁出成長的堅實步伐。
師生“鄉約”安吉余村
近日,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智慧農業學院黨總支組織師生來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發源地——浙江安吉余村,進行了一場沉浸式的生態文明實踐之旅。
走進余村,青山環抱,滿目青翠,美不勝收。師生們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先后實地探訪了兩山大道、未來鄉村展示館、兩山紀念石和黨建文化廣場等地,真切感悟真理力量和實踐偉力。
探訪過程中,師生們通過觀看“兩山”理念誕生專題紀錄片和余村發展史料,了解到曾經的余村以開山炸石,破壞生態為代價發展經濟。而今天,當師生們徒步行走在兩山大道直觀欣賞遠山的毛竹、近處的麥田、路邊的小溪……往日影片中的“禿頭山,醬油水”早已蛻變為了“村中走,畫中游”的美麗景象,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畫面躍然眼前。師生們紛紛感嘆,余村的良好生態不僅是“兩山”理念的典范,更是全國鄉村振興的典范,生活在這樣的村莊能深深地感受到幸福與舒暢。
活動最后,師生們齊聚兩山紀念石前,用嘹亮的聲音喊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鏗鏘的話語回響在綠水青山之間。
校園變身“愛心集市”
為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提升學生的奉獻意識,近日,蘇州市陽山實驗小學校開展了一場充滿溫情與活力的愛心義賣活動。全校師生積極參與,校園里愛心涌動,熱鬧非凡。
操場上,近百個義賣攤位各具特色。從閑置的書籍、文具,到可愛的毛絨玩偶、美味的點心,商品種類豐富多樣,吸引著眾多師生駐足挑選。同學們熱情高漲,搖身一變成了“小售貨員”,“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吆喝聲、討價還價聲、歡笑聲此起彼伏。套圈游戲區內,同學們每套中一個心儀的商品現場便爆發出一陣喝彩,服務區內的盲盒獎品也引人駐足。
記者了解到,感恩教育是陽山實小“學—養”課程的重點內容,愛心義賣活動是學校感恩教育的延伸。“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感恩教育,讓孩子們能夠感受愛、播撒愛、傳遞愛。”學校校長徐春紅說。
活動當天,同學們還帶來了精彩的“小舞臺話劇大show”,他們用精湛的演技,將《桃園三結義》《武松打虎》《火燒赤壁》等故事搬上舞臺。小演員們憑借生動的表演、真摯的情感,將故事情節再現,贏得了觀眾們的陣陣喝彩。
據悉,本次義賣活動共籌集35947元,將全部捐贈給貴州銅仁和蘇州高新區新滸學校,用于家庭貧困兒童改善學習和生活條件。
節水教育浸潤童心
為了讓更多的孩子更好地認識水、了解水、愛惜水,近日,蘇州高新區自來水有限公司黨支部“春雨計劃”走進蘇州高新區實驗小學校教育集團成大校區,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為200余名師生帶來了一場生動的水知識科普盛宴。
“潤潤大講堂”以趣味動畫和互動問答形式,向成大娃們揭秘了自來水的“誕生之旅”。圖文并茂的講解,讓同學們深入了解了自來水的來龍去脈。“取水、混凝、沉淀、過濾、深度處理、消毒、送水……”講解剛結束,同學們就迫不及待舉起小手搶著回答水處理的整個流程。
“潤潤實驗室”中,同學們化身“小小水質檢測員”,在專業技術人員指導下,使用pH試紙等工具,親手測試不同水樣的各項指標。通過觀察混凝實驗、過濾裝置等模擬操作,同學們直觀理解了水處理技術的科學原理,明白了水資源處理的流程以及節水的重要性。
本次沉浸式節水科普教育活動,既培養了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又增強了社會責任意識,讓愛水、節水、護水的理念深植成大娃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