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報訊(記者祁海琳)4月2日是第18個世界孤獨癥日,近日,“提升教育質量促進全面發展”2025年江蘇省孤獨癥兒童學前教育專題研討活動在蘇州高新區成大實驗幼兒園舉辦,來自全省的近200名專家、教師為孤獨癥兒童的健康成長建言獻策。
江蘇始終將特殊兒童教育作為教育公平的“試金石”。近年來,江蘇通過“學前融合教育資源中心”全覆蓋、推進普通幼兒園與特教機構協同育人等舉措,為孤獨癥兒童創造了“應收盡收、應融盡融”的包容環境。同時在《學前教育法》框架下,實現了普惠性資源擴容、專業支持升級、全生涯服務延伸三大突破。蘇州更將“全納教育”作為城市文明的底色,以“不讓一個孩子掉隊”為使命,率先探索孤獨癥兒童全程支持體系。2023年,全省首所孤獨癥15年一貫制學校星惠學校批復成立,填補了學齡段教育與職業銜接的空白。全市通過“1+10”孤獨癥關愛網絡,即1所核心學校加10個區域服務中心,聯動醫療、教育、社區資源,打造“篩查—康復—入學—就業”閉環,為500余名兒童點亮成長之路。
活動中,宣布了蘇州市首屆“孤獨癥融合教育優秀案例和研究成果”評選結果,并為獲獎教師代表頒發證書。教師們通過深入探討和研究更多孤獨癥兒童教育支持的有效的策略和方法,幫助他們更好地融入社會,享受平等的教育權利。情景劇《星光下的引路人》,通過再現孤獨癥兒童小星在老師和家長的幫助下,借助視覺提示和教學輔助,掌握集體活動中的社交技能等方面的成長,生動展現了江蘇推進孤獨癥兒童學前教育的成果。
現場,《孤獨癥兒童學前教育課程探索與教學實踐》一書正式亮相,并為上海市恒星實驗學校、蘇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附屬花朵幼兒園等十所幼兒園贈書。該書由蘇州市星惠學校組織高校、一線幼兒園骨干教師組成專業團隊,結合一線教師的案例實踐和相關成果總結出版,致力于讓更多的實踐成果在孤獨癥教育研究領域落地生根,為孩子們提供更優質的教育。
研討活動中,蘇州市星惠學校、蘇州高新區文韻實驗幼兒園等學校帶來了情緒認識、健康活動等方面的課例展示。日本筑波大學教授裴虹圍繞“學前融合教育中孤獨癥幼兒的精準支持策略”做了主題報告,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副教授馮超以《孤獨癥兒童個別化教育計劃的制定與實施》為題進行主題分享,為與會教師帶來新的視角和教學思路。
本次活動由省孤獨癥兒童教育研究基地、蘇州市星惠學校主辦,蘇州高新區成大實驗幼兒園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