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報記者 袁藝 見習記者 顧趙忻
近日,2025年江蘇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各賽項結果陸續揭曉,蘇州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獲生產單元數字化改造賽項學生組一等獎,實現該校在裝備制造大類高職組競賽中的歷史性突破。蘇州工業園區服務外包職業學院連續11年蟬聯網絡系統管理賽項冠軍。蘇州市職業大學第五次獲電子商務賽項學生賽的一等獎。
實現競賽歷史性突破
在高職裝備制造賽道一·生產單元數字化改造賽項中,蘇州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學生龔英杰、張俊杰、王昊獲該賽項學生組一等獎。
本次大賽吸引全省10個城市26支代表隊的78名選手齊聚一堂,展開激烈角逐。蘇高職學生在與職業本科、高職院校優秀選手同臺競技中不落下風,實現該校在裝備制造大類高職組競賽中的歷史性突破。
該賽項團隊由學校老師劉思遠指導,她此前獲得過“全國模范教師”“江蘇省技術能手”稱號。團隊采用梯隊式人才培養模式,選拔機電系四、五年級優秀學生組成參賽梯隊。自成立以來,團隊始終秉持科學化、規范化、高效化的訓練理念,系統構建了包含培養方案制定、實施過程管控、運行機制完善、培養路徑優化等在內的完整培養體系。
在培養過程中,學校針對每位學生的特長與發展需求,以“一人一案”個性化培養體系,從項目設計、實施、評價到優化全程定制培養方案,確保因材施教,最大化挖掘學生潛力。為夯實學生專業基礎,確保培養質量,學校以“計劃—執行—監測—改進”為核心,嚴格遵循“進度制定→計劃實施→動態調整→資料歸檔→階段總結”的閉環流程。
此外,學校開展常態演練,建立每周固定小組匯報制度,通過演示文稿、思維導圖等多樣化形式,系統提升學生的邏輯表達與公開匯報能力,強化成果輸出意識。實踐出真知,學校深諳此道,依托企業項目開發、實訓室建設、課程共建等實踐平臺,師生協同攻克真實挑戰,強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臨場應變力及團隊協作能力,實現“做中學、學中成長”。
蘇高職校長沈文說,今后學校將繼續深耕“崗課賽證”融通培養體系,以數字化轉型為契機,培育更多適應智能制造發展的“工匠苗子”,讓技能報國的夢想在專業實踐中綻放,為江蘇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多青春動能。
連續11年蟬聯冠軍
網絡系統管理賽項在蘇州工業園區服務外包職業學院舉行。該校學子憑借過硬的專業素養和出色的實踐能力,斬獲比賽一等獎(排名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該校已連續11年蟬聯該賽項省賽冠軍,3次獲得國賽一等獎。記者了解到,多年來,該校深入推動專業建設與教學改革,將技能大賽先進的育人理念、技術標準、評價標準等應用到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中,持續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切實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本次大賽由江蘇省教育廳、省發改委、省工信廳等15家單位主辦,蘇州工業園區服務外包職業學院承辦,吸引了全省52支參賽隊伍、156名選手踴躍參與,參賽人數再創新高。
本賽項立足于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的信息化網絡工作場景,圍繞網絡構建、服務部署等網絡技術,考察參賽選手核心專業能力,培養具備行業特質、工匠精神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提升職業院校師生技術技能水平,更好地服務于數字中國的戰略發展。為全面檢驗參賽選手在信息化網絡領域的職業素養、專業技能和創新意識,大賽增設展示講解環節,以多維考核推動復合型數字人才的培養。
據了解,大賽共產生一等獎5項、二等獎10項、三等獎15項。蘇州工業園區服務外包職業學院與無錫職業技術學院、江蘇財會職業學院、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江蘇航運職業技術學院獲得此次大賽一等獎。
5次獲電子商務一等獎
高職財經商貿賽道電子商務項目在蘇州市職業大學落幕。來自全省62所高職院校的34名教師選手、180名學生選手經過兩天的激烈角逐,6個院校榮獲學生團體賽一等獎,12個院校榮獲二等獎,18個院校榮獲三等獎。教師個人賽中3名教師獲得一等獎,7名教師獲得二等獎,10名教師獲得三等獎。競賽內容由技能測試和綜合展示兩個模塊構成,全面考察參賽選手的電商產品開發、視覺營銷、直播營銷等專業核心能力以及創新意識、規范意識、風險意識、團隊協作意識等職業素養。作為競賽具體承辦單位,蘇州市職業大學也獲得了學生賽一等獎的好成績,這也是該校近年來第五次獲得該賽項學生賽的一等獎。為保證大賽的順利進行,該校高度重視,精心策劃,嚴格按照競賽規程和守則全力籌備賽事工作,從競賽工作方案的設計、競賽設備的準備到競賽場地的布置,每一個環節都進行了細致周密的安排和準備。比賽期間,學校師生志愿者組成接待服務組、后勤保障組、技術保障組、安全保衛組等工作小組全方位、全過程為比賽提供服務和保障。技能大賽不僅是檢驗職業教育辦學水平的試金石,更是職業教育發展的風向標與助推器。電子商務技能賽項的成功舉辦,為全省高職院校搭建了展示電子商務專業教育改革成果的舞臺,也為院校間搭建了交流互鑒的橋梁,以賽促教、以賽促改、以賽促建,充分發揮了技能大賽“樹旗、導航、定標、催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