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報訊(記者 徐靖怡)“哪位同學想和機器人對話?”一雙雙小手爭先恐后舉了起來。日前,相城區啟建人工智能教育實驗區,元和小學、蘇州大學實驗學校、漕湖學校等21所學校成為試點校。示范課堂上,授課教師用人工智能“金鑰匙”為同學們開啟科技教育美好未來。
人工智能作為當今世界科技發展的前沿領域,對于教育變革有著深遠的影響。江蘇省教育基金會牽頭啟動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實驗學校發展計劃,由清華大學智能機器人研究中心提供技術支持。此次在相城區開展試點,旨在為區域搭建起探索人工智能教育新模式、新方法的平臺,引導相城學子在充滿趣味和挑戰的學習中,培養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北京愛賓果科技有限公司還將為相城試點學校捐贈價值1039.5萬元的人工智能教育設備,配備通識課程和相關服務。
相城區自2024年初被教育部確定為全國首批中小學科學教育實驗區以來,扎實推進科學教育強區建設。目前,成立了“天文探索”“人工智能”“STEM工程實踐”“科創智造”等七個區級科學教育研訓中心,全區公辦中小學科學類教師約占全體專任教師的15%。
記者了解到,此次建設人工智能教育實驗區,相城21所試點學校將進一步優化課程設置,組織教師研習機器人智能測評等新工具,開發跨學科AI融合課例;提質培優師資,選派骨干教師參與師資提升計劃,打造高水平專業人工智能教育團隊;同時共建共享優質資源,聯合探索校際AI主題研學競賽聯訓,助力相城區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從愿景步入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