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報訊(記者 宋潔婷)近日,西交利物浦大學健康與環境科學系實踐教研基地在吳中區西浦附屬學校AS自然中心掛牌成立,標志著校際合作邁向新高度,為構建穩固的人才成長培養鏈奠定堅實基礎。雙方將深化合作,助力學生深入探索環境科學領域,激發創新思維。
西交利物浦大學環境健康與科學系高級副教授鄒怡、西浦AS自然中心主任金也舟共同為實踐教研基地揭牌。據悉,西浦附校自西浦AS自然中心創立伊始,便將營地池塘列為重點治理對象。在西交利物浦大學健康與環境科學系指導下,采用“人為設計”與“自然發展”協同策略開展濕地生態修復,歷時832天,成功攻克水體富營養化難題。
通過將水體治理融入課程,學生深度參與環境改善實踐。目前,西浦附校持續推進水域監測項目,對水質、水生生物進行長期動態記錄,保障水域生態健康。在課程設計上,學校借鑒西交利物浦大學健康與環境科學系學科理念,引入“雨水花園”設施解決自然菜園灌溉問題。學生自主設計制作雨水收集器,實現水資源循環利用,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轉化為實踐成果。
作為ESI全球前1%的優勢學科,西交利物浦大學健康與環境科學系依托生命科學、環境健康領域專業優勢,向西浦附校輸出前沿教育理念與科研資源。雙方通過整合資源、建立常態化合作機制,開展定期互訪、專項指導與聯合項目建設,搭建起高等教育與基礎教育銜接的橋梁,為師生打造優質實踐創新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