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記者 吳濤)“我永遠難忘的是1937年的11月,蘇州淪陷,還在上小學的我,親歷了戰爭。在逃難路上,我的父親被日軍抓走,從此下落不明……”這是99歲老人吾晉康撰寫的回憶錄中的一段自述,講述著那段刻骨銘心的歷史。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他希望后人不忘國恥,能將這份苦難記憶代代相傳。

由于吾晉康老人年事已高,記者見到了幫他整理回憶錄的親屬錢天恩,錢天恩說,對80多年前抗日戰爭時期的苦難歲月,吾晉康依然記憶猶新。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打響,歷經三個月的戰斗,中國軍隊被迫撤退。同年11月19日蘇州淪陷。當時年僅11歲的吾晉康親眼目睹了日軍在蘇州的暴行,曾經的人間天堂瞬間淪為人間地獄。
“自從‘八一三’上海開戰以后,每天都有日本飛機來轟炸蘇州,我看見機翼上涂著刺眼‘紅日’標志的飛機從頭頂飛過,這些飛機轟炸了齊門外的鐵路橋、蘇州火車站停靠的軍用彈藥列車和中國軍隊兵營,爆炸聲持續了三四天。”隨著戰局不斷惡化,吾晉康家里的大人不斷商量著逃難的事情,他的父親是一名服裝店職員,和家人以及同事商量后,便舉家出城躲避戰火。
由于學校停課,吾晉康也不得不中斷學業,跟著大人們試圖到木瀆金山浜的親戚家里躲避。一路上,吾晉康看到的是成群結隊滿是驚恐的難民隊伍。在逃難途中,40歲的父親先是被幾個日軍傷兵抓去幫著挑武器彈藥。到了駐地后,父親一直在苦苦哀求日本兵放他們走,一名日軍軍官見狀,悄悄放走了他的父親。可是,在返回落腳點時父親又被另一隊日軍抓捕,從此下落不明。
局勢穩定后,吾晉康一家回到了東北街迎春里的家,家中已經被日軍洗劫,一片狼藉。由于父親失蹤,全家失去了生活支柱。年幼的吾晉康被迫挑起家庭的重擔,跟隨祖父四處尋找工作,艱難維持生計。讓吾晉康記憶最深刻的一次,是他路過日軍駐地門口,未向日軍站崗士兵行鞠躬禮,這名日軍沖上來狠狠扇了他兩記耳光。一旁的祖父還得忍氣吞聲地賠不是。“這兩記屈辱的耳光,深深埋在我心里幾十年,至今歷歷在目。”經歷了8年的淪陷歲月,吾晉康一家終于等來了抗戰勝利,這時他已經是一名技術出眾的工人。此后他參加了解放大西南服務團,作為一名軍工跟隨解放軍二野第5兵團,一路西進,解放了貴陽。在貴陽工作到上世紀50年代初,吾晉康回到了蘇州,在一家工廠工作直到上世紀80年代末退休。
早在10年前,當時90歲的吾晉康委托錢天恩,將自己的經歷整理成回憶錄,錢天恩歷時數年,終于完成了編寫工作。
記者通過微信聯系上了目前居住在養老院的吾晉康老人,他說,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他希望自己的回憶錄既作為家史傳給后代,也愿意公開讓更多的人了解那段屈辱的淪陷歲月,以警醒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