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報訊(記者 胡毓菁)昨天,2025姑蘇區青少年公益暑托服務集中啟動儀式在吳門橋街道“悠悠內馬路”新就業群體一站式服務中心舉行。當天,內馬路社區新就業群體定向暑托服務啟動儀式同時舉行。來自蘇州職業大學藝術學院的志愿者為內馬路社區“暑托班”的小學員們帶來了精心設計的“開班第一課”。
為切實緩解青年職工家庭暑期子女照護難題,助力蘇州文明城市常態長效與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自2020年以來,姑蘇區青少年公益暑托服務項目持續開展。據悉,今年,全區共開設150個暑托服務點位,包括40個集中式課程化暑托服務點位、105個分布式活動類暑托服務點位和5個嵌入式行業性暑托服務點位,預計將服務青少年超萬人。據姑蘇團區委書記卞瑋佳介紹,為更好地關心關愛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今年全區的青少年公益暑托服務以“暖‘新’相伴·悅享一夏”為主題,特別推出6個新業態新就業群體定向暑托服務點位,著力解決外賣騎手、快遞小哥等新就業群體子女暑期“看護難”問題。
“孩子放假之后沒人帶,一直是我們很頭疼的事。”內馬路社區“暑托班”家長代表、叮咚買菜配送員王香瓊專程趕來參加開班儀式。他表示,今年姑蘇區開展的公益暑托服務,特別考慮到了新業態新就業群體的需求,真正解決了自己的后顧之憂。“社區還在叮咚買菜站點設置了‘兒童角’。這些細節,讓我們真切感受到這座城市把我們當成了‘自家人’。未來,我們也希望通過自身的努力服務,為社區治理出力。”
據悉,今年姑蘇區青少年公益暑托服務的課程包括紅色教育、法律知識等內容。在此基礎上,姑蘇區委宣傳部、區教體文旅委還將為暑托服務送上“稚愛古城·童聲筑夢”美育特色課程。課程依托姑蘇古城文化底蘊,將“童聲里的中國”活動與古城保護傳承深度融合,以音樂為媒、以古城為課堂,培育少年文化自信與家國情懷。
當天,姑蘇區聯合市區兩級部門、愛心企業,發布“暖‘新’四季”服務計劃,推出“暖‘新’食光”“青‘新’托護”“溫‘新’暖冬”“清‘新’一夏”四大主題服務,力求實現對新就業群體的常態化、長效化關懷。現場,內馬路社區被授予“新業態青年之家”。新就業青年群體將可以在這里獲得休憩補給、政策咨詢、社群服務、學習交流等多樣化服務。
當天,吳門橋街道團工委與蘇州職業大學藝術學院團委共建打造的“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揭牌,雙方將共同探索青年助力基層治理的學習實踐項目,持續深化校地共建,鼓勵更多青年力量下沉基層。同時,吳門橋街道啟動“社區青年干事”項目,現場聘任4名區級機關代表、高校青年、企業骨干、新就業群體骨干擔任社區青年干事,作為社區治理的青春參謀員,讓“青春智庫”直達治理末梢,推動青春力量與社區治理“雙向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