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報訊(記者 管有明)昨天,作為姑蘇區實事項目之一的富強農貿市場改擴建工程完工并投入試運營。該項目位于金閶新城(白洋灣街道)北部居住區,由該街道9個村股份合作社成立的蘇州市久聯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建設,總建筑面積約1.3萬平方米。該項目分為樓上四層和地下一層,不僅充分整合農貿市場、商業消費、配套服務等功能,還成為兼具煙火氣和新城特色的“家門口”的生活服務綜合體。

上午8時30分,菜場已是人擠人。“以前,經常看到其他地方有新菜場,很是眼熱。今天,我們這里也終于有了新菜場,里面環境好,還有空調。”家住菜場附近的67歲居民孔令海拎著買好的菜開心地說。對于新菜場,攤主們也是連連點贊。攤主王興巖當天批來了約3000斤蔬菜,到上午9點菜已賣了一大半,菜價也只有以往的七折或八折。“攤位費便宜了,再加上新菜場第一天開業,菜價便宜點,也讓大家一起來沾沾喜氣。”
菜場共有三個出入口,其中北面兩個、東面一個。在東側出入口,一塊大型顯示屏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這里不僅有進入菜場的人數統計,還有每個攤位的銷售次數及金額、銷售數量的排名等。“這是新菜場配備的智能化系統的一部分,以實現菜場管理‘價公示、可追溯、連成網’。同時,我們還納入‘平價菜’考核機制,并為商戶和居民提供干凈整潔的消費環境和服務。”市久聯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杜衛國介紹,新菜場一樓和二樓共設有198個攤位,包括水產、鮮肉、果蔬、糧油及小吃等。跟普通菜場有所不同,二樓還將設置一個約15平方米的聚會廳,除了有桌子凳子、直飲水,還有便民藥箱、老花鏡、自動體外除顫儀等。未來還將在三樓和四樓設置美食廣場和宴會中心,為周邊居民品嘗各地美食和舉辦喜宴等提供方便。此外,地下一層為停車區,設置近100個車位。
2004年,白洋灣街道在原富強村北部規劃建造了富強新苑安置小區。但由于周邊沒有菜場,導致眾多小攤小販集聚在富強新苑小區門口及周邊道路占道經營。為解決這一問題,該街道通過村股份合作社自籌資金,于2009年10月建成臨時農貿疏導點。但隨著轄區城市化進程不斷推進,臨時農貿疏導點周邊從當初一個安置小區已發展到十多個,居住人口也增至6.5萬人。2023年12月,富強農貿市場改擴建工程正式啟動。2023年完成了公交首末站與原富強農貿疏導點的功能空間互換。根據計劃,陸步橋街公交首末站也將于明年在原富強農貿疏導點的位置開始建設,并將與軌交6號線和8號線等公共交通“接軌”,滿足周邊群眾多樣化出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