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英 周悅磊
這幾天,吳江區震澤鎮朱家浜村為全鎮120多名華人、華僑、出國和歸國留學人員搭起了一個“家”——震澤鎮絲鄉僑家、朱家浜僑舍。從印刻在樓旁公園以及室內外墻面、樓梯處的僑胞奮斗史、僑胞家風家訓,到精心設置的僑胞議事角、“中醫惠僑”服務點,樓里樓外,處處見僑情,點滴暖僑心。這處鄉村僑舍,既是朱家浜“家”文化的延伸,也見證并演繹著為僑服務、聚僑興鄉的“雙向奔赴”。用不了多久,更多散落全球的僑心將在這里匯聚,為家鄉發展獻上一曲“赤子情深”。
每個角落都是僑胞僑眷的情感共鳴點
民國時期留洋學子施肇基的外交生涯、“兩彈一星”元勛楊嘉墀的科研故事、朱家浜優秀僑胞姚東剛的奮斗故事……行走在僑舍內,一處處微展區用圖文并茂的資料與“最是情濃歸家處,‘僑’見故鄉敘鄉情”等標語,建構起震澤僑情與鄉情的濃厚人文底色。
在百姓戲臺西角的僑胞活動室里,“隔斷翻翻樂”的互動裝置寓教于樂——外立面是世界地圖,標注著震澤僑胞的全球分布。內立面是“僑胞”“僑眷”等概念的科普介紹,這里可以讓人們在趣味互動中直觀了解“僑”的基礎知識。

活動室主題墻上,以“凝聚僑心匯聚僑智,維護僑益發揮僑力”為核心理念,不僅生動展現震澤僑聯工作的特色亮點,還系統陳列了本地僑務資源,搭建起聯結僑胞情感與助力鄉村發展的信息橋梁。
連接一樓與二樓的樓梯墻面空間也被充分利用起來,沿途張貼精心設計的為僑服務標語口號,持續強化“為僑服務”的理念氛圍。在幸福笑臉墻對面的墻壁上,一面“優秀僑胞事跡展示墻”通過講述本村杰出僑胞姚東剛的故事,為有志青年們“打個樣”。
“可以說,幸福中心的每一處空間、每一面墻壁都被我們利用起來了。”朱家浜村黨委書記管國林告訴記者,朱家浜村的“僑胞之家”陣地,是江蘇省僑聯建設深化改革支持項目。“我們希望通過營造一個個沉浸式感知的場景,讓每一處角落都成為僑胞僑眷的情感共鳴點。”
六家聯六僑讓僑胞感受“家”的溫暖
為引導形成積極向上的社會風氣,促進村風民風持續向善、向好、向美發展,朱家浜村不斷凝練新時代的“家”文化理念,打造出獨具特色的“廉潔家”“幸福家”“平安家”“暖心家”“文化家”“安心家”這六個“家文化”品牌和陣地。
今年,在震澤鎮僑聯“同心共震?絲鄉歸鴻”主題指導下,朱家浜村以“六家聯六僑”,環環相扣,形成服務閉環,把為僑服務陣地做實做強。有人問,為何不另擇一處建設鄉村僑舍,而是選擇將為僑服務“牽”入家中?
“我們利用村里的‘六家’陣地,全力打造‘以法護僑、以情暖僑、以文聚僑’的服務體系,體現‘以僑為本、為僑服務’的宗旨,在讓僑胞感受家的守護、家的溫暖、家的根脈的同時,激發村民愛國愛鄉的家國情懷。”管國林說。
平安家踐行“以法護僑、以情暖僑”理念,專業團隊提供跨境法律服務,網格員落實“一家一檔”精準服務;安心家設立書記接待室,承諾“有事找書記,找了真管用”,做僑胞貼心人;幸福家醫療站設立“中醫惠僑”服務點,提供針灸、推拿、刮痧、艾灸等傳統中醫健康服務;文化家以農家書屋為載體,組織讀書交流,提升僑胞思想引領力;廉潔家通過廉潔公園展示僑胞家風家訓,弘揚美德,激發愛國情懷;暖心家通過老照片墻“憶從前看今朝”,深植鄉愁記憶,增強凝聚力。
“‘六家聯六僑’,我們將通過聯誼交流、文化活動、僑法宣傳、政策咨詢、文化學習等全方位服務,讓僑胞感受家的守護、家的溫暖、家的根脈。”管國林說。
讓僑胞在闖世界與創家鄉中同心同力
前不久,“僑鄉同心圓和諧新社區”活動在朱家浜僑舍舉行。震澤鎮僑聯秘書長、蘇州安心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高曉蒙說:“現在我們歸僑在震澤有了這樣一個‘家’,以后大家交流起來更方便了。”
高曉蒙曾在加拿大求學,回到家鄉后,與丈夫一起接過了父輩的擔子——蘇州安心實業有限公司。“我們在國外始終是異鄉人,回到國內,回到家鄉,才感受到家的溫暖,事業做起來也更放心、定心。”高曉蒙告訴記者,企業的一位高管曾在國外遇到了難題,經過好一番折騰過后,最終還是在僑聯的幫助下,通過法律途徑順利渡過難關。
“我們身邊有不少在外留學或有留學需求的孩子,朱家浜僑舍能夠及時為他們和家長提供法律咨詢和幫助,讓孩子在國外安心求學,讓家長在國內定心工作。同時,通過這個陣地,僑胞僑眷們還能互通有無,讓在海外求學、創業、就業的中國人在工作和生活上互幫互助。”管國林說。
為僑服務做到位,才能凝僑心、匯僑智、聚僑力,讓廣大僑胞在闖世界與創家鄉中做到同心、同向、同力、同行。
“震澤鎮絲鄉僑家、朱家浜僑舍,是震澤今后開展僑務工作的主陣地之一,它不僅為歸僑僑眷提供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服務,更是一處聯結四海鄉情的橋梁。我們將加快軟硬件同步提升,讓這座‘僑胞之家’匯聚起更多人氣,讓更多‘僑’資源與震澤地方特色產業、文化鏈接,助力鄉村振興。”震澤鎮黨委委員、政協工委副主任沈俊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