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報訊(記者 葛芝 通訊員 李慧玲)近日,江蘇省國家專利產業化樣板企業培育庫入庫企業名單正式發布,全省共500家中小企業入庫,其中蘇州市95家企業上榜,占全省19%,數量位居全省第一。
2024年,國家知識產權局等相關部門出臺《專利產業化促進中小企業成長計劃》,篩選了一批高成長性的中小企業,建立專利產業化樣板企業培育庫,對入庫企業開展重點培育,形成以專利產業化促進中小企業成長的發展路徑。蘇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以專利產業化為核心目標,系統性推進專利轉化運用工作,著力打通高價值專利邁向產業應用的“最后一公里”。
為了推動產業鏈固本培新,蘇州大力開展強企培育,推進重點產業自主知識產權強鏈增效,全市累計培育國家知識產權優勢、示范企業185家,數量高居全省首位;通過分層分類培育,累計培育知識產權密集型企業1863家,形成成長型、優勢型、引領型企業梯次并進的強企集群;聚焦“1030”產業體系,積極構建重點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打造“長三角光通信產業知識產權聯盟”等載體,開展產業預警分析,有力護航企業出海,服務企業超1500家;累計推動1443家企業的2499件專利密集型產品在國家平臺備案,其中235件專利密集型產品獲認定,備案數量和認定數量位居全省第一,展現了專利賦能提升產品核心競爭力的顯著成效。
為了聚焦技術鏈精準發力,蘇州以高價值專利培育引領轉化,著力培育并推動技術含量高、前景好、效益優的專利在企業快速落地;創新成立全國首個戰略性新興產業標準必要專利研究中心,在“特種電纜”“光電產業”“納米技術應用產業”“高性能先進金屬包裝及材料產業”領域分別成立全國首個知識產權與標準協同創新中心,協同多方聚焦“卡脖子”技術,深化專利與標準協同及國際布局;積極探索高校院所專利轉化新路徑,在全國率先開展知識產權運營引導項目,扎實推進專利開放許可試點工作,已完成37家高校院所近1.4萬件專利的入庫盤點工作,累計推動7577家企業參與專利盤活工作,約占全省的26%,數量位居全省第一,探索形成可復制推廣的許可規則和模式,有效暢通轉化渠道。
為了促進服務鏈持續優化,蘇州依托江蘇國際知識產權運營交易中心,構建高效的知識產權線上線下交易體系與資源對接平臺,持續完善市場生態;以基層服務打通末梢,全市布局38家知識產權工作站(商標品牌指導站),聚焦區域特色產業,累計開展專題培訓近百次,服務企業超8000家次,提供專利申報、體系建設、品牌打造等“家門口”服務;以人才與生態激發活力,著力培育專家型人才,推動知識產權總監會客廳、轉化運用路演大廳與成果展示館等建設,進一步優化創新生態,釋放轉化潛能。
蘇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將繼續以推進專利轉化運用,賦能專利產業化引擎,深化固本培新、精準發力、優化服務三大鏈條,加速釋放高價值專利的創新動能與市場價值,推動更多專利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從知識產權轉化為核心競爭力,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注入更多“知產”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