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報訊(駐昆山記者 周函)在電腦上輸入路線信息,不需要司機,清掃車就能自己掃馬路、等紅燈、躲行人,路邊垃圾、灰塵全收走。近日,昆山首批無人駕駛清掃車“上崗”,給城市智慧環衛體系添了新幫手,掃得更溜,讓城市更靚。
昨天,記者在昆山高新區大漁灣環衛驛站附近找到一輛正在工作中的無人駕駛清掃車。只見這輛黑白配色的環衛車慢悠悠貼著路邊行駛。車底的掃地刷轉得飛快,車過之處,地面立刻清清爽爽。眼看離記者還有四五米,它發出“嘀嘀”聲,減速剎停,迅速繞行,反應比人踩剎車還利落,活脫脫一個放大版的“掃地機器人”。

“車身上裝著9個感知攝像頭和7個雷達呢,達到了L4級智能駕駛水平。”該無人清掃車運營公司仙途智能運營總監張海斌介紹,這款車輛能自動識別紅綠燈、靈活避障、緊急制動、精準貼邊清掃,還能自動喚醒、精準識別道路范圍、自主完成清掃任務,它們在街道、公園綠地這些復雜環境靈活穿梭,剛好補上了大型清掃車的短板。
“別看個頭不大,肚子卻特能裝,配備了300升清水箱和1800升的超大垃圾箱。”張海斌告訴記者,這輛車長時間、多功能清掃不在話下,倒垃圾都能自己搞定。而且,它是純電驅動,滿電一次能連干8小時,每小時能掃2.4萬平方米(3.3個標準足球場大小),相當于10個環衛工人的作業量,效率比傳統清潔車翻了一倍還多。
“就說馬上要到的夏季高溫天,人工清掃又累又遭罪,現在有了這無人車可就好了。高溫時段交給它干,我們的負擔能輕不少。”環衛人員王萍笑著說。
不僅“身體”倍棒,還有聰明的“大腦”。昆山高新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無人駕駛清掃車已接入可視化智慧環衛平臺,管理人員可實時監測并診斷車輛運行狀態,一鍵式操作車輛遠程啟停、狀態監控、任務切換、報告查看等功能,在保障車輛安全作業的同時,還能及時調度一線環衛工人處理清掃車難以觸及的衛生死角及突發狀況,進一步強化人車協同的無縫銜接,實現監督管理實時化、指揮調度智能化、環衛運營精細化、作業流程自動化。
自試運行以來,昆山高新區已投入4臺這樣的無人駕駛清掃車,累計行駛里程達1000多公里。這一技術支撐,正助力昆山高新區構建起“無人清掃車+智慧云平臺+環衛服務”三位一體的全方位智慧環衛體系,持續提升環衛作業效能,推動城市環境品質升級。